Lazy loaded image
案例资源
海浪中的摩托艇擦伤事故
字数 950阅读时长 3 分钟
2021-4-12
2025-11-14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4月12日傍晚,33岁的李女士带着父母和孩子来到酒店沙滩体验摩托艇。正值涨潮,海面浪涌较高。康乐部安排资深教练进行操作指导。

问题呈现

17:55,一阵突浪拍来,摩托艇被掀起后倒退,艇尾边缘撞上李女士右膝下方,她当即流血淤青。值班医生黄医生接报赶到,为其做初步包扎,同时通知AGSM林诚:“客人要求立即去医院检查。”

处理过程

18:20,林诚前往李女士房间慰问。她情绪激动:“如果骨折怎么办?孩子看到我流血吓坏了。”林诚先安排冰敷并询问“是否有眩晕、恶心”,确认无异常后建议尽快就医。考虑到李女士同行有老人和孩子,他建议先在客房准备简易晚餐,再由酒店安排车送医,李女士表示接受。
19:30用餐后,林诚陪同李女士一家乘坐商务车前往市医院,途中递上保险资料与费用垫付说明。由于客人担心费用,林诚主动用备用金垫付1000元。康乐部主管全程陪同医生检查,并记录伤情。
22:45,李女士拿着“胫腓骨正侧位无明显骨折”的报告返店,林诚在大堂迎接并护送回房,提供医嘱说明、冰敷时间表及碘伏、保鲜膜等清洁用品。为方便行动,酒店安排延迟退房与早餐预留座位。
林诚随后整理事故资料:伤情照片、现场环境、教练证书与培训记录,并在24小时内报送保险公司。康乐部召开紧急会议复盘海况评估不足的问题。

案例分析

  • 部门管理层面:康乐部对潮汐变化预警不足,缺少“浪高超标暂停体验”的标准;教练人数有限,不同批次客人间交接匆忙,安全确认不到位。
  • 员工操作层面:教练未在客人上艇前再次确认站位,导致李女士未完全坐稳;现场疏散引导欠缺,其他游客围观导致秩序混乱。
  • 政策制度层面:海上项目服务协议未明确“海况恶化时的取消策略”,也未在体验前让客人再次签署风险确认;备用金审批流程繁琐,幸亏林诚临机应变。

解决措施

  • 康乐部 & 安全部:建立海况监测机制,设定浪高预警值,一旦超标立即暂停;加强教练排班与交接,确保每次出艇前完成三步安全确认。
  • 市场部 & 客户关系部:更新海上项目体验流程,增加风险提示短片与电子签署,确保客人充分了解注意事项。
  • 财务部 & 风险管理部:设立海上项目应急备用金授权,明确垫付额度与流程;与保险公司预先建立绿色通道,提高赔付效率。
思考问题
  • 面对海况突变导致的事故,酒店如何快速决策“继续还是暂停”项目?应建立哪些判断依据?
  • 摩托艇等高风险体验项目,可通过哪些培训或技术手段提高教练的安全提醒能力?
上一篇
儿童随身物品遗失的客房清扫交接与寻回机制
下一篇
电话失灵引发的团队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