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
案例资源
半夜传来的争执声
字数 1106阅读时长 3 分钟
2021-5-20
2025-11-14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5月18日凌晨00:35,入住62房的商旅客人刘先生拨打总机:“隔壁好像在打架,东西摔得很响,我孩子吓哭了。”62房所在楼层近期接待某婚礼团队,邻室63房为伴郎伴娘集中房。

问题呈现

总机将信息转给当班GSM赵行与安保队长。赵行抵达时,63房内传出激烈争吵声:“你再动手试试看!”伴随玻璃碰撞声。安保敲门无回应,房内男性喊道:“家务事别管,别敲了!”楼层其他客人陆续打开门围观,气氛紧张。

处理过程

赵行保持距离,透过门缝说明:“我们担心人身安全,请您开门确认是否需要帮助。”几分钟后,30多岁的周先生开门,身后女伴脸颊泛红、情绪激动。赵行提出在走廊安静区域沟通,并请安保站位维护秩序。“我们在协调婚礼流程,别小题大做。”周先生企图关门。赵行耐心回应:“如果是团队矛盾,我们也可以联系销售经理协助;但现场若继续争吵,会影响楼层安静,也隐含安全风险。为了您和团队朋友,我们需要了解情况。”
女伴低声说“我想出去透透气”,赵行顺势引导两人到电梯厅休息区,安排客房部送来冰水。趁机了解:原来婚礼流程调整,伴郎伴娘需凌晨赶去布置,双方沟通不畅引发肢体推搡。赵行立即致电负责该团的销售经理王楠,协同安抚团队,并安排将63房客人临时调至一层宴会预备房休息,避免再次冲突。
安保则在现场张贴“请保持安静”提示,记录时间点与现场照片。赵行随后回访被惊扰的62房家庭,提供耳塞与夜宵券表达歉意。凌晨02:00,赵行更新情况报告,并按程序填写《突发客诉关注表》,交由次日晨会跟进。

案例分析

  • 部门管理层面:婚礼团队入住信息未及时共享,前厅对团队日程不了解,导致夜间突发矛盾无法提前预警;销售与前厅缺少“夜间联系人名单”,沟通依赖个人电话。
  • 员工操作层面:安保敲门后未立即表明身份与目的,差点激化矛盾;GSM临时安抚得当,但没有第一时间收集楼层受影响客人的反馈,后续补偿存在缺口。
  • 政策制度层面:酒店对“家庭/团队纠纷”处理流程缺乏明确定义,员工不清楚在噪音与人身安全之间的干预权限;团队接待SOP未要求夜间活动报备。

解决措施

  • 销售部 & 前厅部:建立《团队入住共享表》,包含婚礼日程、夜间活动、联系人,入住前在晨会上共享;夜间指定销售待命人确保联动顺畅。
  • 安全部 & 人力资源部:组织“冲突化解沟通”培训,明确敲门话术、现场站位与证据记录要求;更新夜间巡逻计划,对关键团队楼层加密巡查。
  • 质量管理部:修订《特殊客诉升级指引》,将团队内部冲突纳入二级预警事件,要求在30分钟内形成书面记录并提交值班经理;对受影响客人启动“补偿优先级”机制。
思考问题
  • 若房内客人拒绝开门且持续有打斗声,酒店应在何种条件下升级报警?判断标准是什么?
  • 团队入住前,销售与前厅可以提前设置哪些“高风险提醒”,帮助夜班快速识别潜在冲突?
上一篇
餐厅入口蜜蜂蛰伤:现场救治与防护措施
下一篇
大堂滑倒事件:关怀处理与环境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