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2021年5月26日19:00,总机通知GSM:一位女客人在大堂反馈小腿出现红肿,怀疑在酒店被虫咬。她入住后基本未离房,仅偶尔打开阳台门透气。27日早晨红肿范围扩大,同行朋友未出现症状。
问题呈现
客人表示:“昨晚被蚊子咬,当时没在意,现在红肿更大,担心是别的虫子。”主要诉求:
- 获得即时医疗处理;
- 了解是否酒店环境导致;
- 获得防虫建议与服务。
处理过程
- 医疗支援:GSM联络酒店医生与安全部,携带急救包到大堂。医生判断为蚊虫叮咬,现场消毒并涂抹止痒消炎药。
- 信息收集:了解客人入住习惯,确认曾打开门窗。同行人员未被叮咬,排除床品或传染性因素。
- 关怀说明:GSM提醒客人使用酒店提供的驱蚊液、蚊香插片,并表示24小时可提供外用药。
- 后续跟进:送上驱蚊礼包(蚊香、喷雾、清凉贴),第二天电话回访,客人称已缓解,无进一步诉求。
案例分析
部门管理维度
- 应急支持及时:医务与安保迅速响应处理。
- 防蚊措施需强化:客房未主动放置驱蚊产品或提醒。
- 客户关怀到位:提供药品并回访,提升满意度。
- 数据收集需加强:缺乏虫咬事件台账,难以分析趋势。
员工操作维度
- 响应迅速:GSM与医生同时到场处置。
- 沟通温和:解释可能原因,提供防护建议。
- 预防意识不足:先前未主动提供驱蚊用品。
- 记录意识尚可:事件纳入健康记录,便于跟踪。
政策制度维度
- 园区防虫制度执行中:需加强客房区域的巡检。
- 客房配置标准待更新:驱蚊用品未列为必备。
- 健康事件流程落实:符合“轻症现场处理”规范。
- 改进意识存在:准备增补驱蚊器材与宣传。
解决措施
即时解决措施
- 药品保障:确保夜间备有抗敏、止痒药膏与冰敷贴。
- 防护用品:为客人提供驱蚊喷雾、蚊香、电蚊拍。
- 客房处理:对房间进行蚊虫熏杀、检查纱窗密封。
- 信息反馈:向园林部通报,检查周边积水源。
长效杜绝措施
- 责任主体:客房部、工程部、园林部、前厅部、人力资源部
- 客房部:在客房必备清单中加入驱蚊用品与防虫提示卡。
- 工程部:检查门窗密封与纱网,定期维护。
- 园林部:每周巡查水景、绿化,消灭蚊虫滋生点。
- 前厅部:入住时提醒客人关闭门窗、使用驱蚊设备。
- 人力资源部:培训员工识别常见虫咬及处理流程。
- 数据监测:建立虫咬投诉台账,按月复盘并调整措施。
- 宣传教育:在客房电视或二维码上提供防虫小贴士。
引导性问题
- 酒店如何建立“园区消杀—客房防护—客人提醒”的防蚊闭环?
- 当客人因虫咬产生健康疑虑时,前厅与医疗应如何协作,既迅速缓解症状又提供预防建议?
- 作者:Miro
- 链接:http://miro.cx/article/2ab4b0d4-ee78-81ee-9a6f-eb7dcad554e8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