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6月1日午后,69房的王女士携家人入住,她已怀孕七个月,来海边散心。傍晚16:20,她准备下楼参加酒店的孕妈下午茶活动。走廊转角处恰好有洗衣房员工具布草车返回工作间。
问题呈现
行政管家突然在对讲机里呼叫:“69楼客人跌倒,疑似孕妇!”值班经理周凯与驻店医生赵医生迅速赶到。王女士扶着墙,左膝擦伤出血,惊魂未定:“刚才布草车从对面推过来,我让路时踩进地上的排水槽,整个人摔出去。”她不住抚摸肚子,焦急地问:“宝宝会不会有事?”
处理过程
周凯先将王女士扶到椅子上,医生进行简单清洁并检测胎心,安抚说“胎动正常,但建议去医院做详细检查”。周凯安排商务车与司机,陪同王女士与丈夫前往妇幼医院。途中不断通过电话与医院沟通预约挂号,并准备酒店事故说明书。
与此同时,工程部与安全部封锁事故路段,放置警示牌,调取监控确认经过:布草车推行速度正常,但排水槽缺少护板导致脚踩空。客房部立刻将所有排水槽加装临时木板,并张贴提示。
21:00,王女士由丈夫陪同回酒店,医院检查显示胎儿正常,但左膝软组织挫伤。周凯登门慰问,送上孕妇适用的暖身包和夜宵,承诺承担医疗交通费用,并安排第二天早餐送房。
案例分析
- 部门管理层面:布草通道与客人主通道交汇,缺少人流管理计划;客房与工程对排水槽维护责任划分不清,排水槽护板松动后无人跟进。
- 员工操作层面:洗衣房员工推车虽然遵守速度,但未提前发出“靠左”等提示,缺乏主动沟通意识;陪同车辆出发前未准备产检信息,现场沟通略显慌乱。
- 政策制度层面:酒店没有“孕妇安全提示”流程,入住时未进行风险提醒,也未提供专属安全路径;事故上报表未将“特殊人群”作为重点字段,导致后续关怀需反复核实。
解决措施
- 客房部 & 工程部:制定《走廊设施联合巡检表》,重点检查排水槽、地面高低差,设定责任人与整改时限;对孕妇房间所在楼层设置柔性防滑垫。
- 洗衣房 & 安全部:培训布草车推行礼仪,要求进出客区时必须提前口头示警,并张贴“慢行”提示;在高峰时段安排安保协助分流。
- 前厅部 & 人力资源部:针对孕妇、老人等特殊客人建立入住关怀问卷,提供安全路线地图与专属接送;完善事故上报系统,增加特殊人群标签,要求24小时内完成回访记录。
思考问题
- 针对孕妇等特殊客人,酒店在办理入住时还可以提供哪些“预防性提示”,降低公共区域风险?
- 当多个后台部门共享同一工作通道时,应如何制定“交通规则”,才能兼顾效率与安全?
- 作者:龚老师
- 链接:https://www.hotelenglish.cn//article/2ab4b0d4-ee78-8196-b6e4-cae51b574230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