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
案例资源
木栈道上的隐形钉子危机
字数 1164阅读时长 3 分钟
2021-6-2
2025-11-14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11月2日傍晚,会议结束的陈先生穿着凉鞋,准备沿酒店中央花园的木栈道返回客房。金色的灯光映在湿滑的木板上,工程部正在另一端做闭店检修。他是一位来自北京的企业培训讲师,此行负责为酒店的客户做产品展示。

问题呈现

17:45,陈先生突然发出痛呼:“脚底像被什么刺穿了!”同行的同事看到他右脚掌冒血,旁边扶手处散落着半块崩落的木板,底下裸露着生锈钉子。沙滩值班员王涛赶来时,他紧张地问:“我明天还有演讲,要是感染了怎么办?”王涛立即通过对讲呼叫GSM张薇和酒店医生。

处理过程

张薇赶到现场,一边蹲下检查伤口,一边安抚:“陈先生,我们先做消毒止血,我已经让车准备好随时送您去医院。”她迅速铺开急救包,协助医生清洗伤口并包扎。陈先生却情绪激动:“这是你们的设施问题,假如打破伤风针要预约怎么办?”张薇诚恳回应:“是我们维护不到位,接下来我会全程陪同,相关费用由酒店先行垫付。”
18:10,张薇与安全部主管陪同陈先生前往市人民医院,使用备用金支付检查费与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费用,并出具情况说明。留守的工程部立刻封锁木栈道,设置警示锥标,排查所有松动板件。夜间19:17,陈先生返回酒店,仍担忧“医疗费、误工费谁承担”。张薇将当晚餐厅消费免单,安排客房部送姜汤和加热理疗包,并约定次日早餐后在行政酒廊与总经理面谈。
次日上午,酒店向陈先生提供事故调查初稿、维修照片及保险理赔流程,承诺全额承担医药、交通费用,并提供康乐体验券作为补偿。陈先生表示理解,但提醒:“你们巡检表上最好有签字时间,不然还会有人受伤。”

案例分析

  • 部门管理层面:木栈道由工程部与园林外包单位共同维护,巡检职责划分模糊,导致脱落木板未在巡检表中记录;现场封控依赖个人判断,未立即同步后勤部准备替代路线。
  • 员工操作层面:沙滩值班员掌握基础急救,但缺少伤情分级与安抚话术,初始应对只强调“先止血”,忽略解释后续流程;GSM虽主动陪诊,却未第一时间收集现场见证人信息,增加后续书面取证难度。
  • 政策制度层面:设施隐患上报制度仅要求每日照片上传,缺乏“重点风险点”复查机制;客赔审批流程复杂,值班经理需逐级请示,影响及时性。

解决措施

  • 工程部 & 安全部:共同建立“高频使用户外设施日检表”,明确谁负责巡检、谁复核,增设二维码巡检打卡;一旦发现隐患须立即通过风险系统发起隐患单,设定整改时限与责任人。
  • 前厅部 & 人力资源部:开展“突发受伤客诉应对”情景培训,强化同理性沟通与证据收集要点;制作标准化陪诊包,内含授权书、垫付记录、保险指引。
  • 财务部 & 风险管理部:简化垫付审批,设立事故应急备用金授权清单;同步修订设施事故理赔流程,要求48小时内形成调查报告并推送至管理层会议跟踪整改。
思考问题
  • 如果现场没有GSM,沙滩值班员该如何在5分钟内完成信息上报和现场封控?
  • 面对客人提出的现金赔偿诉求,酒店在提供诚意补偿的同时,应如何保留与保险理赔对接的空间?
上一篇
走廊转角的孕妇跌倒事件
下一篇
儿童短暂走失:快速联动与客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