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2021年8月3日上午10:20,客房服务员小李在10楼清扫套房。房间窗外施工噪音较大,加上前一晚加班,她突然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并伴有头痛。
问题呈现
小李向楼层主管求助:“我好像喘不上气了,头也很疼。”主管立即让她坐在通风处休息,并通知运营经理(OM)和酒店医务室。
处理过程
- 初步评估:酒店医生到场后测量血压、血氧,数值略高但无异常。医生建议进一步去医院检查以排除心脑血管问题。
- 送医诊治:OM向管理层汇报,并安排酒店车辆由客房部秘书陪同前往市人民医院。医院检查显示各项指标正常,医生判断为压力引发的急性应激反应,开具镇静药并建议休息。
- 安排休假:酒店当即让小李回宿舍休息,调整当日排班,并告知需连续休息两天观察。
- 后续关怀:人力资源部与工会代表次日探访,了解工作压力来源。客房部主管协调班次,避免同一员工连续高强度工作。心理咨询热线及员工关怀计划也向小李和团队推广。
案例分析
部门管理维度
- 排班压力大:连续加班、外部噪音给员工带来身心负担,缺少弹性安排。
- 健康监测缺失:未定期进行员工健康筛查与压力评估。
- 跨部门沟通顺畅:医学评估、送医、休假安排联动及时。
员工操作维度
- 求助及时:员工主动报告身体不适,避免继续工作引发风险。
- 关怀到位:主管与医务室迅速响应并陪同就医。
- 记录需完善:初期未详细记录工作时长与环境因素,后续补填。
政策制度维度
- 健康管理制度不足:缺乏早班前健康问询和压力疏导机制。
- 心理支持缺位:员工心理咨询渠道宣传不够,导致压力累积。
- 高强度作业评估缺失:对噪音、加班等因素的风险评估未制度化。
解决措施
即时解决措施
- 休息与观察: 安排小李休假并持续跟踪,确保无复发症状。
- 班次调整: 客房部对班表进行均衡,避免连续加班。
- 环境改善: 临时为施工楼层提供耳塞,并协调工程部降低噪音时段。
长效杜绝措施
- 责任主体:客房部、人力资源部、工会、安全部
- 客房部:实施轮班与强制休息制度,监控每日工时。
- 人力资源部: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提供季度压力评估与心理辅导。
- 工会:设立“员工心声”渠道,及时收集并反馈工作压力问题。
- 安全部: 对施工噪音和温湿度进行评估,制定应对措施。
- 培训体系:开展“自我健康监测与应对”培训,提高员工风险意识。
- 关怀计划:推出员工关怀日、替班支援机制,减轻旺季负荷。
引导性问题
- 对于长时间高强度服务岗位,酒店应如何在排班、健康监测和心理支持间建立平衡?
- 当员工因压力出现身体不适时,管理层应如何在保证运营的同时落实关怀与制度改进?
- 作者:龚老师
- 链接:https://www.hotelenglish.cn//article/2aa4b0d4-ee78-816a-9f85-dfeef955277b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