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2020年8月22日下午16:10,入住60号家庭房的张女士带4岁儿子在酒店沙滩玩沙。返程至泳池畔时,孩子突然哭喊左臂发痛,出现明显红肿。康乐中心立即向值班经理报告。
问题呈现
张女士焦急地说:“是不是被海里的生物咬了?会不会中毒?”孩子情绪紧张,不断抓挠受伤部位。周围游客开始围观,气氛一度紧张。
处理过程
- 医疗介入:值班经理Leo通知驻店医生和保安部,并让康乐员迅速把孩子带到遮阳区。医生到场后检查发现伤口呈划痕状,伴随局部红肿,判断非毒性生物咬伤,可能是被沙滩上的贝壳或木片刮伤。
- 现场处理:医生使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涂抹消炎药膏,并观察15分钟确认无过敏反应。Leo向张女士说明情况,建议晚上前往诊所复查,并承诺酒店承担相关费用。
- 原因排查:安全部对沙滩沙池与泳池周边地面进行巡查,发现靠近木栈道的转角有突出的木刺。立即封闭该区域,安排工程部打磨并重新加装防护条。
- 客人关怀:Leo为张女士一家安排电瓶车返回客房,提供儿童冰敷包、卡通贴纸以及免费客房电影。晚间电话回访确认孩子无发烧、无扩大红肿。
- 后续跟踪:次日早上,医生在餐厅复查,红肿明显消退。张女士赞许酒店处理迅速,但提醒加强沙滩巡检。
案例分析
部门管理维度
- 沙滩巡检不足:沙滩与木栈道交界处存在安全隐患,巡检频次不够。
- 康乐与工程信息滞后:现场设施状况未及时反馈给工程部,导致潜在风险未清除。
- 医疗协同到位:值班经理、医生和安全部配合迅速,建立基础保障。
员工操作维度
- 应急反应快:康乐员第一时间协助家长,医生及时处理。
- 安抚得体:通过解释与关怀措施,缓解家长焦虑。
- 记录完善度一般:初期未详细记录现场温湿度与地面情况,后补录。
政策制度维度
- 设施安全标准不细:木栈道、防护条缺乏定期检查计划。
- 医疗流程模板缺失:儿童伤情记录表不完整,缺少随访内容。
- 责任划分模糊:未明确康乐、工程在沙滩设施维护中的职责边界。
解决措施
即时解决措施
- 封闭隐患区域:工程部加固木栈道边缘,铺设软胶防护条,并张贴提示牌。
- 健康跟进:医疗团队48小时内两次电话回访,记录康复情况。
- 客史更新:在系统中标记孩子对伤口敏感,未来活动安排增加防护。
长效杜绝措施
- 责任主体:康乐部、工程部、安全部、医疗团队、人力资源部
- 康乐部:制定沙滩与泳池周边每日巡检表,发现异物立刻上报。
- 工程部:每周巡查一次木栈道、沙滩设施,建立整改台账。
- 安全部:设置高风险区域警示锥,提醒游客注意。
- 医疗团队:完善《儿童轻伤处理与随访表》,标准化记录。
- 人力资源部:培训康乐员掌握基础急救与家长沟通技巧。
- 信息系统联动:IT部上线设施隐患报修模块,跟踪处理时效。
- 家长提醒:市场部在亲子活动手册加入“沙滩安全指南”,建议穿防护鞋。
引导性问题
- 如何在户外康乐项目中建立“巡检—记录—整改”的闭环,降低儿童受伤概率?
- 当家长担忧生物咬伤时,酒店如何快速做出专业判断并安抚情绪?
- 作者:龚老师
- 链接:https://www.hotelenglish.cn//article/2aa4b0d4-ee78-8121-825c-ddade28b1691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