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2021年4月15日10:30,保安部报告:9名外包保洁员在西餐厅入口聚集,高声索要拖欠工资。她们自称2018年曾为酒店工程承包方提供保洁服务,至今仍有欠款。事件发生时正值午餐高峰,餐厅客人关注度高。
问题呈现
保洁人员情绪激动:“不给钱就不走!我们要在这里等负责人!”保安经理与值班经理尝试沟通未果。11:00,将众人引导至宴会厅会议室,与工程承包方电话协调,但承包方责任人未到场。14:30,一行人返回大堂门口席地而坐,严重影响酒店形象与客人通行。
处理过程
- 现场管控:保安部设置警戒线,维持秩序并劝导围观客人转移。MOD通知市场部暂时停止拍摄宣传影像。
- 信息核实:人力资源部紧急调阅合同资料,确认该保洁员与工程承包方签订合同,酒店并无直接雇佣关系。但承包方仍在酒店有正在进行的维护项目。
- 多方协调:15:30,酒店邀请承包方负责人到场,仍未果。17:00,讨薪人员再次坐在大堂通道,影响客人进出。保安部经理在反复劝离无效后,通知辖区派出所。
- 警方介入:22:12,在民警协调下,保洁员与欠款方电话沟通仍无结果,警方将9人带至派出所进一步处理,保安经理随行提供资料。
- 后续行动:次日,酒店高层约谈承包方,要求在48小时内拿出解决方案,并暂停其在酒店的其他项目。市场部监控舆情,及时回应网友提问,说明酒店立场与协助情况。
案例分析
部门管理维度
- 外包管理缺失:对工程承包方的人员管理与支付情况缺乏监督机制。
- 危机预案不足:公共区域突发群体性事件应对流程不清晰,沟通渠道混乱。
- 跨部门配合滞后:人力、财务、法务信息同步慢,导致立场声明不够及时。
员工操作维度
- 秩序维持到位:保安部控制场面,避免冲突升级。
- 沟通策略被动:仅劝离和电话协调,缺少主动提供解决路径的能力。
- 信息记录欠缺:现场取证、访客登记等资料整理滞后,增加后续举证难度。
政策制度维度
- 外包合同缺乏保障条款:未明确拖欠工资即暂停合作的处罚机制。
- 公共区域应急预案缺位:没有针对群体访客的分级响应方案。
- 声誉风险管理不到位:舆情监测与对外沟通延后,负面影响扩大。
解决措施
即时解决措施
- 联络承包方:由酒店总经理直接致电承包方高层,要求派代表到场签署解决时间表。
- 提供协助方案:协调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介入,安排后续调解地点,向讨薪人员说明流程。
- 舆情回应:市场部在官方渠道发布声明,表明酒店积极协助、维护秩序的立场。
长效杜绝措施
- 责任主体:采购部、法务部、人力资源部、安全部、市场部
- 采购部:修订外包合同,增加工资支付保证金、违约暂停条款。
- 法务部:建立承包方合规审查和劳务纠纷处理指南。
- 人力资源部:建立外包人员登记和培训制度,确保知情权与投诉渠道。
- 安全部:制定公共区域群体性事件SOP,明确分级响应、现场隔离与取证流程。
- 市场部:完善危机公关预案,设立快速审批流程以应对舆情。
- 协同机制:成立外包管理工作小组,季度评估供应商履约情况,必要时提前预警并启动替换方案。
引导性问题
- 酒店应如何在外包合同与日常管理中嵌入“工资保障”机制,避免被动承受纠纷?
- 当公共区域出现群体访客维权时,现场团队如何在维护秩序、协助维权与保护品牌之间找到平衡?
- 作者:龚老师
- 链接:https://www.hotelenglish.cn//article/2aa4b0d4-ee78-8107-aca1-f0159e13c93a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