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6月2日18:30,酒店大堂忙碌。礼宾部行李员小许驾驶电瓶车送家庭客人前往中餐厅,餐后应客人要求继续将他们送回房间。客人坚持要“送到门口”,小许便驶入景观花园的小道。
问题呈现
小道尽头是死胡同,小许尝试倒车时,紧张中误踩加速,电瓶车尾部撞倒指示牌,方向盘卡死。值班经理Coco接报赶到现场,看到指示牌连根折断,车头歪斜,幸运无人受伤。
处理过程
Coco立即封锁小道,通知安全部取证拍照,并安排工程部切断电源、检查车架。她安抚仍在车上的客人,安排另一辆车将其送回房间,并致歉说明:“我们会负责维修,确保您安全到房。”客人表示理解,但提醒酒店“小路太窄不适合电瓶车”。
事故后,Coco询问小许:“为何不在转盘处请客人步行?”小许坦言担心客人不满意,“之前同事也偶尔开进去”。Coco要求其填写事故报告,暂停驾驶岗位,接受再培训。
工程部评估维修费用,并报修指示牌。礼宾部经理召集晨会复盘,梳理送客动线,明确花园小道仅限步行。Coco将事故及后续计划上报总经理,建议增设限高杆与禁止通行标识。
案例分析
- 部门管理层面:礼宾部未对电瓶车行驶路线做明确划分,口头管理导致新人跟风;安全部巡逻未及时发现电瓶车进入禁行区域。
- 员工操作层面:小许缺乏倒车技巧与风险意识,没有利用旁人的指挥,也未提醒客人安全下车;值班经理到场及时,但初期未立即放置警示锥标。
- 政策制度层面:酒店缺乏电瓶车禁行清单与处罚机制,事故记录分散;没有强制要求客人步行最后几十米,导致服务边界不清。
解决措施
- 礼宾部 & 安全部:制定电瓶车行驶路线图,设置地贴与限行标识,并定期巡查;对司机进行倒车培训,要求二人操作(驾驶+指挥)。
- 工程部:在景观小道入口增设限宽桩与软性防撞装置,防止车辆进入;建立事故维修费用评估标准,作为培训教材。
- 人力资源部 & 品质部:修订服务手册,明确“房门前50米需步行”的服务边界;对违规驾驶设立扣分机制,并纳入季度绩效。
思考问题
- 面对客人提出的超出安全范围的服务要求,员工如何“有礼有节”地拒绝并提供替代方案?
- 酒店应如何设计电瓶车管理制度,既保证高效接驳又杜绝禁区乱行?
- 作者:龚老师
- 链接:https://www.hotelenglish.cn//article/2ab4b0d4-ee78-8100-9b88-c87efb8b77c5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