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
案例资源
孕妇客人服务落差:等待房间与取餐不便引发的离店危机
字数 1296阅读时长 4 分钟
2025-6-5
2025-11-15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2021年4月23日傍晚,暴雨笼罩海湾。怀孕七个月的赖女士和家人14:06抵达酒店办理入住,却被告知房间仍在整理。她一边在大堂沙发休息,一边焦急等待。直到15:30房务才完成清洁。傍晚18:10,她通过外卖平台订购晚餐,却被保安告知需到大门口领取,理由是疫情期间外卖不得进入大堂。雨水打湿地面,赖女士拖着笨重身子在雨伞下艰难前行,情绪彻底失控。

问题呈现

“我是孕妇,你们让我在雨里跑来跑去,还等房一个多小时!”赖女士拨通服务中心电话,提出次日提前退房。她的怒点集中在: - 长时间等待房间,缺乏主动沟通与安抚; - 孕妇身份未被识别,外卖取餐安排不友好; - 雨天环境存在滑倒风险却无人陪同; - 感觉酒店忽视其特殊需求,服务温度不足。

处理过程

  • 快速回访:值班经理获悉离店诉求后立即回电,倾听全程经历。
  • 现场关怀:携礼宾主管带防滑伞至房间致歉,赠送暖姜茶与孕妇专用抱枕。
  • 解释与补救:说明房务积压原因,承诺每日17:30前电话回访确认夜间需求。
  • 重新安排:协调礼宾与保安,在雨天或特殊客群情况下提供外卖代取服务。
  • 舒压沟通:邀赖女士至大堂吧休息,值班经理陪同倾听,确认无其他不满。
  • 服务跟进:当晚21:00致电确认情绪已平复,离店计划取消。

案例分析

部门管理维度
  • 客房调度滞后:高峰期缺乏及时回报机制,导致大堂等待时间过长。
  • 客户画像缺失:预订信息未标记“孕妇”标签,前厅未提前预备关怀方案。
  • 跨部门联动不足:保安、礼宾未形成统一的特殊客群服务流程。
  • 补救响应有效:值班经理具备现场协调力,能整合资源安抚情绪。
员工操作维度
  • 预防意识不足:办理入住时未主动说明房间整备进度,也未提供候客饮品或休息区指引。
  • 执行刚性:安保人员机械执行“外卖不入内”规定,忽视风险提示。
  • 同理心补救:礼宾与经理到场致歉,代取外卖,展示同理行为。
  • 记录意识增强:事后将孕妇需求写入客史,便于后续服务。
政策制度维度
  • 特殊客群SOP缺失:孕妇、老人等敏感客群缺乏一套关怀标准。
  • 外卖变通机制不足:疫情政策与客户便利之间缺乏灵活折衷方案。
  • 服务监督待优化:雨天风险评估未覆盖到礼宾、保安岗位。
  • 改进机制启动:事件被纳入服务质量例会,推动制度修订。

解决措施

即时解决措施
  • 关怀标签上线:前厅在系统内为赖女士打上“孕期客户”标签,主动安排翌日早餐送房与晚间关怀电话。
  • 外卖代取执行:礼宾部建立孕妇、老人等客群的“雨天外卖代取表”,安排专人陪同。
  • 房务进度透明:候房超过20分钟即由GRO主动说明原因并提供茶点。
  • 安全陪同:雨天安排保洁铺设防滑垫,礼宾陪同至门口。
长效杜绝措施
  • 责任主体:前厅部、客房部、礼宾部、安全部、人力资源部
  • 前厅部:上线“特殊客群提醒”模块,预订与入住信息同步。
  • 客房部:优化排房与清洁排程,高占用日增设机动保洁组。
  • 礼宾部/安全部:联合制定《外卖交接与陪同指引》,明确雨天、特殊人群的取餐流程。
  • 人力资源部:开展“敏感客群情景演练”培训,强化同理心与风险识别。
  • 客户关怀机制:设立“特殊客群每日关怀表”,由值班经理审核执行。
  • 监督评估:季度满意度调查新增“孕妇/老人”专项指标,追踪改进成效。

引导性问题

  • 高峰期房务延迟不可避免时,前厅应如何提前告知并提供情绪缓冲?
  • 面对孕妇、老人等敏感客群,酒店如何在遵守政策的前提下灵活调整服务流程?
上一篇
错失行李的追踪战:出租车遗失案的多部门协同
下一篇
客人因设施设备不满要求离店,酒店如何通过个性化服务挽回不满意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