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2020年8月6日15:47,来自成都的卢女士乘出租车抵达酒店办理入住。行李较多,抵达大堂后匆忙下车。就在前台准备交押金时,她突然意识到随身的20寸行李箱遗留在出租车后备箱。
问题呈现
卢女士焦急地说:“里面有身份证和婚礼礼服,求你们帮我找回来!”她无法回忆车牌号,只记得司机播放着川剧音乐。值班GSM Owen立即介入。
处理过程
- 监控调取:Owen联系保安主管调取大堂门口监控,但由于灯光昏暗无法识别车牌,只能看到车辆大致颜色。随后转而查询大门岗亭监控,仍因车灯过亮导致画面模糊。
- 线索收集:礼宾员回忆司机戴着蓝色口罩、车内贴有“港门公司”标识。Owen让礼宾部拨打出租车公司热线,初始无人接听,于是通过交通服务热线登记紧急情况,并向大堂保安调取进出记录。
- 多渠道比对:保安主管从下午15:30-16:00的监控逐帧截图,与交通管理平台上传的车流数据比对,筛选出三辆同颜色出租车。通过放大镜和图像处理软件,最终辨认出车牌号琼B·68X35。
- 乘客联系:Owen获得车牌后,协助卢女士拨打司机电话。司机已载下一位乘客,约在三公里外的社区。酒店派电瓶车护送卢女士与保安前往取回行李。司机核对无误后归还。时间为19:34。
- 善后服务:酒店赠送水果与留言卡表示慰问,并协助卢女士整理行程。卢女士在点评中感谢酒店“专业又耐心”。
案例分析
部门管理维度
- 监控布防不足:大堂门口光线设计不佳,夜间难以捕捉车牌信息。
- 信息共享待优化:出租车信息存档缺失,无法快速获取车牌。
- 联动机制发挥作用:保安、礼宾、前厅、外部交通部门协同完成追踪。
员工操作维度
- 响应迅速:GSM第一时间安抚客人并协调资源。
- 线索捕捉细致:礼宾员记住车辆细节,为锁定车牌提供关键线索。
- 记录需要完善:最初未及时记录卢女士的联系方式与行李特征,后补填。
政策制度维度
- 遗失物流程未成文:缺乏标准化的“出租车遗留物”处理SOP。
- 监控视频管理欠细:未定义视频调取权限与快速导出流程。
- 外部资源对接松散:与出租车公司的应急通道需进一步建立。
解决措施
即时解决措施
- 监控优化:工程部临时加装补光灯,确保夜间可识别车牌。
- 信息登记:前台在办理入住时提醒客人核对行李,并提供行李贴纸。
- 客户关怀:安排专人跟进,确认行李取回后状态完好,并赠送关怀小礼。
长效杜绝措施
- 责任主体:保安部、礼宾部、前厅部、工程部、市场部
- 保安部:制定《交通载客遗留物SOP》,明确监控调取、对接交管、记录表格。
- 礼宾部:建立出租车出入登记簿,记录车牌与时间。
- 前厅部:在入住欢迎卡添加行李确认提醒,建议客人拍照留证。
- 工程部:升级大堂门口监控与补光系统,提高车牌识别率。
- 市场部:与当地出租车协会建立合作,设置“失物招领”快速通道。
- 培训提升:人力资源部组织团队演练,提高遗失物应对效率。
- 数据管理:IT部上线追踪系统,记录遗失物处理时长与结果。
引导性问题
- 当客人遗失物品在交通工具上,酒店应如何建立快速识别与跨部门协作机制?
- 在入口监控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硬件升级和流程优化提升找回效率?
- 作者:龚老师
- 链接:https://www.hotelenglish.cn//article/2aa4b0d4-ee78-8137-8ba0-e3f136cbefca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