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4月19日晚,汇湾餐厅迎来五位来自上海的资深美食博主,他们点了两份面:云吞面与牛腩面,准备拍摄品鉴视频。用餐高峰时段,厨房同时处理多台订单。
问题呈现
当云吞面端上桌,博主之一的梁女士夹开云吞惊呼:“里面还是生的!”她在镜头前激动控诉:“如果吃坏肚子怎么办?”她拒绝支付这道菜的费用,并要求餐厅给出解释。
处理过程
餐厅经理陈杰立即上前致歉,将云吞面端回厨房检查。主厨拆开发现内馅仍显粉红,经调查是新入职厨师在峰值时误读了蒸制计时器,提前出菜。陈杰主动提出重做,但梁女士坚决拒绝:“我们不敢再尝试,你们要解释清楚。”
陈杰邀请梁女士临时到包间冷静,递上温水,详细说明卫生标准,并承诺:1)立即暂停云吞面出品,2)将未熟云吞照片传给食品安全官检测。梁女士提出三项诉求:免去两份面的费用、书面道歉、第二天上午10点之前由餐饮行政经理亲自回复整改方案。她拒绝与值班经理沟通,坚持高层回应。
陈杰第一时间通知餐饮总监与食品安全官,封存涉事批次肉馅,让厨房完成溯源记录。酒店启动食品安全应急流程:抽样送检、检查供应链温度记录,并暂停使用该蒸箱。晚上22:00,GSM上门向客人致歉,安排免费的宵夜体验以缓解情绪,同时承诺次日上午召开专项会议。
4月20日早上9:30,餐饮行政经理携食品安全官拜访客人,呈上书面说明:包括事件时间线、责权划分、厨师再培训计划和厨房监控截图。酒店决定免除当晚所有餐费,并提供一次免费烹饪课程体验作为补偿。梁女士接受处理,但提出建议:“厨房必须设立出品温度计,不能只靠计时。”
案例分析
- 部门管理层面:厨房人手安排不合理,新人独立操作高峰档口;食品安全巡检虽有制度,但缺乏实时温度监控,导致异常未被及时捕捉。
- 员工操作层面:新厨师对蒸制流程不熟,未进行成品切验;前场服务员在上菜时未进行“视觉复检”,错过发现云吞颜色异常的机会。
- 政策制度层面:餐厅缺乏“高风险菜品双人复核”机制;客诉升级流程未明确行政经理的响应时限,导致客人不信任值班经理。
解决措施
- 餐饮部 & 人力资源部:调整排班制度,规定新人高峰期必须有资深厨师带班;开展“高风险菜品出品复核”培训,实施双签制度。
- 食品安全官 & 采购部:为蒸制档口安装时间温度一体化监控设备,数据实时上传;更新供应链检查表,要求肉馅入库后进行抽检并记录温度。
- 客户关系部 & 餐饮总监:修订客诉升级流程,明确重大食品安全投诉需在12小时内由行政经理书面回复;建立餐饮补救策略库,包括重做、补偿、说明模板。
思考问题
- 对于易出错的菜品,餐厅还能引入哪些智能或可视化工具帮助员工判断熟度?
- 当客人拒绝重做、坚持高层回应时,前场管理者应如何稳住情绪并争取信任?
- 作者:Miro
- 链接:http://miro.cx/article/2ab4b0d4-ee78-81e5-bec2-fd4efd212c3d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