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
案例资源
走道遗留物误放门口引发安全焦虑的溯源与安抚
字数 672阅读时长 2 分钟
2021-4-11
2025-11-14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2020年11月18日20:40,三亚湾度假酒店15层静谧走道内,RM1551的商务住客结束晚餐返回房间。刚靠近门口,发现地垫上摆着一双使用过的脏棉拖。客人第一反应是“有人动过我的门”,虽核查贵重物品无遗失,但强烈的不安全感与被侵犯的感受迅速上升。
客人立即拨打总机报案。总机将情况转接值班AGSM,并同步客房楼层主管与安保主管。楼层环境当晚人流较少、灯光偏暗,客人表达希望“查清是谁、为什么会放在我门口”,以恢复安全感与休息体验。

问题呈现

客人致电总机:“我门口怎么会有别人用过的拖鞋?谁动过我的门?” 客人忧虑:“不是失窃,是不安全感。请调查是谁放的,为什么?”

处理过程

  • 安保溯源:调取监控,确认18:41有孩童扔拖鞋于走道,19:03路过客人误以为属于该房,将拖鞋摆至门口。
  • 客房巡查:楼层主管收走鞋、确认房门完好。
  • 客诉沟通:说明监控链路与事实,安抚情绪,强调巡检频次与安全保障。
  • 复盘提醒:设置走道异物快速清理与儿童走道行为劝导。

案例分析

  • 部门管理维度
  • 巡检节奏偏弱:公共区域异物未及时清理。
  • 协同机制可改善:安保与客房的信息闭环不够迅速。
  • 员工操作维度
  • 解释到位但前置不足:缺少“异常标志物即刻处理”的动作。
  • 政策制度维度
  • 公区管理细则缺失:对散落物品处置的标准不明确。

解决措施

  • 即时解决
  • 保安部:提高晚间走道巡检频次,异物即刻清理。
  • 客房部:对门前异常物品建立照片留存与快速上报。
  • 长效杜绝
  • 公区制度:制定“公区异物处置SOP”与“儿童安全提示”标识。
  • 监督机制:值班抽检与视频抽查,纳入月度考核。

引导性问题

  • 如何用数据化巡检(时段/频次/处置时长)降低公区风险感?
  • 面对“非损失型”安全焦虑,沟通安抚的关键信息点是什么?
上一篇
客人在大堂激烈投诉客房清洁缓慢,酒店高峰期运营管理有何不足?
下一篇
漫长等房与升级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