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2021年5月20日02:00,总机接到09号房客人求助:陈女士夜间身体突然出现大片红肿瘙痒,伴轻微呼吸急促。她表示当晚只吃了泡面,没有外出。GSM立即赶往房间了解情况。
问题呈现
陈女士担心地说:“身上突然起红包,好像被什么咬了,我怕会加重。”主要诉求:
- 立即安排医疗检查与转运;
- 查明可能诱因,避免再次发生;
- 获得酒店的持续关注与关怀。
处理过程
- 现场评估:GSM观察到手臂、颈部红肿,询问饮食与行程后,判断可能为昆虫叮咬引发过敏。
- 医疗转运:联系专车送陈女士与同行友人前往市医院急诊,同时准备酒店医疗卡片方便登记。
- 持续跟进:06:00致电随行朋友,得知医生确认系晚上取外卖时被树上掉落虫子蛰伤导致,已用药观察。
- 回店安排:提供免过敏床品清洗、空气净化器,并贴心送上温水与抗敏喷雾。
- 园区处理:通知园林与工程部对通往门口的小路树木进行消杀与修剪,设置提醒标识。
案例分析
部门管理维度
- 应急响应高效:总机与GSM迅速联动,确保夜间医疗支持。
- 园区管理欠缺:通道绿植虫害未及时清理,存在风险。
- 客户关怀到位:多次电话确认病情,提供回店后客房保护。
- 信息采集需加强:缺少详尽过敏记录与事件报告表。
员工操作维度
- 现场判断准确:能快速推测可能原因并采取行动。
- 陪同关怀:提供车程协助、随时待命回访。
- 预防性服务不足:未提前提醒客人夜间外出需避开树木或佩戴防护。
- 记录意识有待提升:需完善过敏事件台账。
政策制度维度
- 医疗SOP执行:符合夜间急症处理流程。
- 园林安全制度需补强:虫害监测与提示缺失。
- 客户健康档案在完善:缺少对过敏体质客人的标记。
- 改进机制已启动:工程与园林部门接到整改通知。
解决措施
即时解决措施
- 医疗保障:保持专车与急救包随时待命,提供抗敏药粉与冰袋。
- 客房护理:更换低敏洗涤床品,开启空气净化与除螨处理。
- 提示公告:在夜间通道设置“注意昆虫、请穿长袖”警示牌。
- 回访跟进:安排48小时回访,确认陈女士恢复情况。
长效杜绝措施
- 责任主体:园林部、工程部、前厅部、客房部、医疗站、人力资源部
- 园林部:制定《虫害巡检计划》,重点治理门口树木与照明附近植物。
- 工程部:加强灯光与防虫设备,安装捕虫灯。
- 前厅部:夜间提醒取外卖客人避开绿化带,提供雨伞或驱虫喷雾借用。
- 客房部:为过敏体质客人准备抗敏床品与说明卡。
- 医疗站:配置常用抗过敏药品,并更新应急处理指南。
- 人力资源部:培训员工识别过敏症状和沟通技巧。
- 数据监测:建立昆虫相关投诉台账,按月复盘。
- 客户档案:在系统标记陈女士为“虫咬敏感”,后续入住提供预防措施。
引导性问题
- 酒店园林、工程与前台如何协同,构建夜间户外防虫与客人提醒的长效机制?
- 面对突发过敏事件,酒店应如何在医疗转运之外,做好回店护理与后续风险提示?
- 作者:Miro
- 链接:http://miro.cx/article/2ab4b0d4-ee78-81ab-ab32-d8046e034011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