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凌晨00:40,87房的刘先生一家正在熟睡,门铃突然疯狂响起,十分钟未停。刘先生吓醒,担心有人闯入,于是致电总机投诉:“是谁半夜按门铃?请马上处理!”
问题呈现
总机立即通知GSM叶琪、工程部及安保。监控回放显示走廊无人经过。工程同事到达房门时,门铃已停,刘先生因家人困倦拒绝开门排查:“明早你们找我解释。”
处理过程
叶琪第一时间电话致歉,提出换房被婉拒:“这么晚不折腾了。”十分钟后门铃再次响起,工程部拆开面板查出电压不稳导致短路。叶琪再次安抚:“我们先断电,确保今晚不再响,明早亲自上门说明。”同时将情况上报值班经理并在系统做“高关注”备注。
次日9:00,刘先生来到前台态度仍不满。叶琪邀请他至行政酒廊,边递上咖啡边解释:夜间已安排工程检查,确认是门铃电压模块老化;作为补救,酒店愿意升级至海景房、赠送延迟退房与洗衣服务。叶琪亲自带刘先生参观新房型,详细介绍与原房间的差异,让他自主选择。刘先生最终接受,并表示:“昨晚确实惊到一家人,希望你们后续别再出这种问题。”
案例分析
- 部门管理层面:工程巡检记录未覆盖门铃电压测试,导致老化问题未提前发现;夜间信息传递靠电话,缺少协同平台。
- 员工操作层面:初次上门工程人员未携带便携式电压表,无法当场定位;叶琪安抚得体,但未立刻给客人书面说明,增加不信任感。
- 政策制度层面:酒店缺乏“疑似闯入”类事件的快速调查流程,若客人坚持报警将被动;门铃维修后未要求提供检测报告,易出现复发。
解决措施
- 工程部:制定门铃及智能面板半年检计划,纳入电压、线路、按钮灵敏度检测;维修后出具检测报告,并在系统存档。
- 前厅部 & 安全部:建立夜间异常警报处置流程,明确沟通时限、安抚话术、现场证据留存;上线共享日志系统,夜班信息清晰交接。
- 品质部:推行“设备复发预警”机制,同一房型一年内两次故障自动升级复盘,并同步客户关怀团队进行长期跟进。
思考问题
- 当客人怀疑有人敲门却无证据时,酒店如何在保障客人安全感的同时完成技术验证?
- 对于夜间设备故障,值班团队应如何设计“换房+补偿”的沟通节奏,减少客人抵触?
- 作者:Miro
- 链接:http://miro.cx/article/2ab4b0d4-ee78-8199-b9d7-e8581591cd85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