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
案例资源
房间氛围引发恐惧感:风格布置与入住等待的双重体验危机
字数 1443阅读时长 4 分钟
2021-4-20
2025-11-14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2021年4月20日15:10,陈女士携家人到店办理入住。前台告知客房仍在清洁,请在大堂等待。直至17:30才完成排房,安排至东翼18层尽头的主题房。房门开启时,一股潮霉味伴随陈设上的深色布艺扑面而来,室内光线昏暗,墙面挂着抽象画、床头摆放青铜摆件。陈女士感到不适,立即要求换房。18:40调至西翼16层,房型虽同级但布置依旧偏暗,陈女士与丈夫仍觉得“阴森”。夜间陈女士噩梦连连,次日翻看网络点评,发现有客人提及“特殊布置”恐惧,遂在前台投诉。

问题呈现

陈女士激动地质问:“为什么三点还没有打扫好?为什么给我们这种奇怪布置、还有怪味的房间?我在房里睡不着!”主要诉求: - 等房超过两小时,缺乏主动沟通与补偿; - 房间潮气与霉味明显,怀疑卫生与空调除湿不到位; - 深色、宗教符号摆件触发旅客心理不适; - 酒店未提前说明主题房差异,客户期望落差大; - 对风水与安全产生恐惧,要求解释与改善。

处理过程

  • 安抚致歉:GRO立刻陪同查看,说明酒店主题房设计理念,并为等房超时致歉。
  • 空气治理:工程部携除湿机与臭氧机入房处理,提供新风循环与干燥剂。
  • 再次调房:19:20协调可售度较低的高层海景房,提前做除味检查后请客人确认,增配暖色灯具与香薰。
  • 夜间关怀:客房送上安神茶与水果,夜班主管22:30电话回访睡眠状况。
  • 解释政策:前厅经理次日早上会面,解释主题房为市场活动陈设,会在预订确认时补充说明。
  • 补偿安排:提供延迟退房至16:00、SPA券、并减免一晚房费50%以示歉意。
  • 数据反馈:记录在客史中“偏好明亮简约”,避免再次安排主题房。

案例分析

部门管理维度
  • 排房调度不佳:高入住日缺少实时清洁进度板,导致等房信息滞后。
  • 主题房告知不足:销售与前厅未同步特殊布置说明,易引发心理预期差。
  • 空气治理机制薄弱:沿海湿度高,无定期除湿与霉味检测。
  • 补救响应积极:跨部门协作快速完成调房与补偿,维护客户关系。
员工操作维度
  • 沟通节奏欠佳:长时间等待未主动说明原因及预计完成时间。
  • 场景布置缺乏提醒:办理入住时未解释主题房特点及可选方案。
  • 情绪关怀到位:GRO陪同查看、多次回访,展现同理心。
  • 客户偏好记录及时:后续录入客史,防止重复触发。
政策制度维度
  • 主题房管理缺失:缺乏布置标准及客户确认流程。
  • 气味与空气质量标准未细化:没有纳入房态验收清单。
  • 等待补偿机制未固化:现场依赖临机决策,缺少透明补偿指引。
  • 持续改进在推进:事件被纳入产品与运营会议讨论,准备优化宣传与房态管理。

解决措施

即时解决措施
  • 信息透明:前厅在入住等待超过20分钟时自动短信提醒进度,并提供饮品券。
  • 主题预告:在CI时出示“房间风格说明”,供客人选择更偏好房型。
  • 空气检测:安排工程每晚巡检主题房湿度,使用除湿与香氛前测。
  • 心理关怀:GRO早间回访,确认睡眠状况并协助安排舒缓活动。
长效杜绝措施
  • 责任主体:前厅部、客房部、市场部、工程部、人力资源部
  • 前厅部:建立《高峰等房沟通SOP》,规定提醒频次与补偿标准。
  • 客房部:在房态验收表新增“气味、光线、摆件摆放”检查项,每周通风养护。
  • 市场部:优化线上线下房型描述,附带照片及温馨提示,可勾选“不接受主题房”。
  • 工程部:部署智能除湿监控与空气质量传感器,异常值自动通知客房。
  • 人力资源部:开展“情绪敏感型客户沟通”培训,涵盖宗教、风水等文化要素。
  • 客户偏好数据库:建立跨渠道同步机制,确保OTA、官网及现场备注一致。
  • 复盘机制:每月汇总特殊房型投诉数据,评估是否调整布置或改造。

引导性问题

  • 酒店在推出主题房、特色布置时,应如何在营销吸引力与客人心理安全之间做好预期管理?
  • 面对长时间等待与房间体验双重不满,前厅如何设计信息通知与补偿策略以降低情绪累积?
上一篇
夜间排水噪音与空气闷味:多次换房引发的服务体验危机
下一篇
云吞未熟的餐厅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