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
案例资源
餐厅餐具发现蟑螂:食品安全危机的应对与改进
字数 1400阅读时长 4 分钟
2021-4-5
2025-11-14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2021年4月5日20:15,来自三亚湾木棉酒店的吴先生在亚龙湾酒店韩餐厅用餐。餐期接近尾声,他在汤碗中发现一只约拇指半大的蟑螂,立即拍照取证并向餐厅经理投诉。韩餐厅现场免单处理,但吴先生仍极度不适,要求酒店高层重视,并强调自己“与董事长熟识、姓名可查”,对服务人员最初怀疑“蟑螂飞入”的解释非常不满。

问题呈现

吴先生情绪激动指出: - 餐厅食品卫生等级为B,且投诉电话被涂抹,欠缺透明度; - 服务员第一反应是质疑客诉真实性,加剧不信任; - 希望酒店给出正式、满意的改进方案,而非简单免单; - 要求在离开三亚前收到书面回复,否则将向旅游主管部门反映。

处理过程

  • 即时安抚:AGSM赶赴现场,邀请吴先生到大堂吧休息,提供椰子与果盘,同时安排专车送回其所在酒店。
  • 免单与致歉:餐厅经理当场免除全单消费,口头致歉并记录客诉。
  • 跨酒店联动:联系三亚湾木棉酒店的大副协助后续回访,提供关怀餐饮安排(被客人婉拒)。
  • 持续沟通:次日09:00-12:00间,多次电话回访吴先生,倾听建议并承诺整改。客人坚持不要补偿餐饮,只希望完善食品安全流程与赔付制度。
  • 高层回应:13:20餐饮总监致电致歉,说明将依据建议优化卫生管理、投诉处理流程,并承诺在其离开前提供书面报告。
  • 资料留存:保留现场照片、监控、餐具、当班岗位记录,启动食品安全自检与第三方虫害处理。

案例分析

部门管理维度
  • 虫害防治漏洞:餐具或出餐通道的虫害控制不到位,未能做到“餐具使用前二次检查”。
  • 信息透明不足:卫生等级公示和投诉电话被涂抹,影响公信力。
  • 跨酒店协同良好:与姐妹酒店联合回访,体现品牌联动。
  • 危机响应及时:管理层迅速介入,持续跟进至客人离岛前。
员工操作维度
  • 第一反应不当:服务员质疑“蟑螂飞入”,忽视客人感受。
  • 安抚行动积极:AGSM陪同、免单、送车、回访,展现诚意。
  • 沟通记录详实:保留联系方式、录音、反馈单,为改进提供依据。
  • 专业意识需提升:需加强食品安全、危机沟通培训。
政策制度维度
  • 虫害管理制度需强化:现有消杀频率与检查表未覆盖餐具存放与出餐通道。
  • 投诉处理流程需升级:缺少“书面回应模板”和“赔付标准”。
  • 品牌联动机制有效:跨酒店联络与通报体现品牌责任。
  • 持续改进已启动:餐饮部着手修订卫生巡检与虫控计划。

解决措施

即时解决措施
  • 封存追溯:保存涉事餐具与食材批次,启动现场排查与第三方检测。
  • 虫害治理:连夜对厨房、餐厅、仓库进行全面消杀和物理封堵。
  • 公开透明:恢复卫生许可公示,重新张贴投诉电话,并在入口设立食品安全公告板。
  • 书面回复:48小时内向吴先生发送整改报告,说明虫害防控、员工培训与赔付原则。
长效杜绝措施
  • 责任主体:餐饮部、安保卫生部、工程部、市场部、人力资源部、法务部
  • 餐饮部:执行《餐具二次检查表》,开餐前由主管逐桌核验;增加后厨虫害监测点。
  • 安保卫生部:制定月度虫害巡检和第三方消杀计划,建立异常上报机制。
  • 工程部:优化排水与通风,封堵蟑螂易入侵的间隙。
  • 市场部:完善食品安全公示与投诉渠道,定期发布“卫生自检报告”。
  • 人力资源部:开展“危机沟通与食品安全意识”培训,提升一线回应质量。
  • 法务部:制定食品安全事件赔付标准与声明模板,确保用词与流程合规。
  • 客户回访机制:建立重大餐饮投诉“7日+30日”回访制度,追踪满意度。
  • 数据化管理:上线虫害与卫生巡检电子台账,异常自动提醒。

引导性问题

  • 餐饮部门如何构建“虫害监测—餐具检查—清洁消杀”闭环,降低异物污染风险?
  • 当客人要求“正式答复”而非补偿时,酒店应如何设计透明的沟通、整改与反馈机制,重建信任?
上一篇
老客户因服务态度问题投诉,酒店如何通过真诚沟通重建客户关系?
下一篇
被误扔的饭盒与隐私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