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
案例资源
套餐价差误解:渠道促销与客户期望管理
字数 1326阅读时长 4 分钟
2021-4-23
2025-11-14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2021年4月23日,李先生携家人通过美团预订酒店度假套餐,正在前台办理入住时,顺手扫描酒店微信公众号。公众号首页推送“RMB3999/两晚+双早+水疗体验”的限时活动。由于其美团订单尚未成功支付,李先生希望立即取消原订单、改从公众号预订。他认为公众号活动价格更划算,且酒店主动推广,应允许当场使用。然而该活动需提前七天预约、限定平日入住,并需补差价。前台大副解释后,李先生仍感到被“误导消费”。

问题呈现

李先生情绪激动:“你们让我们关注官方公众号,现在看到优惠却说不能用,等于骗人。”主要矛盾: - 不同渠道优惠规则差异大,客户未提前了解; - 公众号活动需提前预约且名额有限,不能现场兑现; - 前台宣传未同步强调限制条件,引发误解; - 客户担心支付较高价格却无法享受额外权益; - 酒店需在维护渠道规则与客户体验之间取得平衡。

处理过程

  • 信息核实:前台确认美团订单尚未完成,活动条款为“提前预约、限定日期、需补差价”。
  • 透明解释:大副向李先生逐条说明活动限制,并出示条款截图。
  • 上报协调:李先生仍不满,值班经理参与沟通,强调活动为营销推广并非现付房价。
  • 提供替代:为保持体验,AFOM批准将其现有房型免费升级至豪华海景房,并赠送欢迎水果与延迟退房。
  • 客户认可:李先生感受到诚意,同意按照原渠道入住,并表示后续愿考虑提前预约参加促销。
  • 内部提醒:前台在班会通报同类投诉已出现多次,要求话术统一。

案例分析

部门管理维度
  • 营销信息同步不足:市场部推送活动时未及时向前厅培训限定条件。
  • 渠道管理缺口:缺乏统一的渠道促销政策说明,导致一线员工解释不一致。
  • 补救协调顺畅:管理层快速授权客房升级,平衡客户体验。
员工操作维度
  • 主动营销未跟进:鼓励关注公众号时未提前说明活动限制。
  • 解释态度良好:面对质疑时保持冷静,引用条款佐证。
  • 关怀补偿及时:房型升级、延迟退房等措施有效安抚情绪。
  • 预警意识不足:未提前识别活动上线会带来集中咨询。
政策制度维度
  • 促销规则缺少SOP:对不同渠道活动缺乏标准话术和培训资料。
  • 价格一致性管理有待提升:未建立跨渠道差价解释机制。
  • 客户沟通指引待完善:缺少“先解释规则再鼓励预订”的流程。
  • 反馈闭环已启动:事件被纳入市场与前厅每周例会,准备修订流程。

解决措施

即时解决措施
  • 统一告知:前台当班张贴“公众号套餐需提前预约”提示牌,并在CI提醒。
  • 活动说明卡:为营销活动制作说明小卡片,包含适用日期、补差要求等。
  • 客户回访:入住当晚致电李先生确认体验满意,征询体验建议。
  • 数据记录:建立当日所有活动咨询与投诉记录,提交市场部分析。
长效杜绝措施
  • 责任主体:市场部、前厅部、收益管理部、信息技术部、人力资源部
  • 市场部:上线前向前厅发布“促销活动说明包”,包含FAQ及限制条件。
  • 前厅部:建立渠道规则知识库,班前10分钟复盘热点活动。
  • 收益管理部:定期对比渠道价格,形成差价说明模板。
  • 信息技术部:优化公众号弹窗,增加“须提前预约”等醒目提示。
  • 人力资源部:培训“矛盾化解与价值传递”沟通技巧。
  • 客户教育机制:在预订确认短信中提示“活动需提前预约,详见链接”。
  • 反馈闭环:建立月度《渠道促销投诉分析表》,持续跟踪改进效果。

引导性问题

  • 面对多渠道差价,酒店如何建立统一的促销沟通机制,避免误导客户?
  • 当客户对优惠活动产生误解时,前厅应如何在维护规则同时提供替代价值?
上一篇
错播叫醒电话的清晨惊扰
下一篇
房间安排引发连锁投诉:酒店如何平衡客户需求与运营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