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2020年12月11日20:25,陆女士携先生入住5105房。海南冬夜潮湿,房内地板泛潮,空调吹出冷风。她致电总机请求换房。前台根据当晚房态,将其调至6510房。然而新房问题频出:阅读灯不亮、洗手台开关裸露、空调面板无响应、墙面霉斑开裂。陆女士情绪升级,再次投诉。
问题呈现
陆女士向GSM控诉:“为什么换了房还是这样?墙都发霉,空调坏的,地面这么潮,我怎么住?”她提出:
- 期望解决潮湿与温控问题;
- 房间硬件陈旧,引发对卫生与安全的担忧;
- 认为酒店只是通过升级套房掩盖问题,缺乏根因处理;
- 提醒酒店关注第三方平台的同类差评;
- 对客房自带泡池的消毒方式表示质疑。
处理过程
- 紧急调房:GSM现场勘查后,将陆女士升级至行政楼层3520套房,并赠送大堂吧冰淇淋下午茶以慰问。
- 持续反馈:12月12日上午,HRCC转达陆女士邮件投诉,指出空调仅制冷、墙面霉裂、泡池粉剂消毒、酒店处理态度等问题。
- 进一步排查:工程部即刻检查3520房,发现花洒边缘漏水、淋浴地漏高差导致积水,随即计划更换部件并重新找坡。
- 沟通赔付:陆女士一度要求退掉后两晚并改住其他品牌酒店,酒店说明套餐为预付,建议安排双人自助晚餐或中餐补偿。
- 灵活处理:陆女士先生许先生提出取消其中一晚,MOD同意退订13日房费749.5元,并承诺7个工作日内退款、发送到账保证邮件。
- 客户保留:陆女士最终决定继续入住至原退房日期,酒店安排日常房态巡查与每日关怀电话,确保空调温度与湿度符合标准。
案例分析
部门管理维度
- 房态信息不精准:客房部未及时更新6510房的维修状态,导致“换房仍有缺陷”。
- 潮湿治理不足:冬季除湿方案缺失,空调调试与新风系统未与季节策略联动。
- 跨部门协同有效:GSM、工程、餐饮快速介入,提供升级与餐饮补偿。
- 客户保留策略灵活:在OTA套餐限制下,仍通过部分退款与用餐补偿保住客人。
员工操作维度
- 换房执行欠细致:礼宾调房前未进行快速验房,导致二次投诉。
- 沟通耐心:GSM与Smith多次电话说明选项,听取客户需求。
- 补救手段多元:提供套房体验、餐饮礼遇、退款承诺,提高满意度。
- 预防性服务缺少:未提前解释泡池消毒流程与除湿方法,造成误解。
政策制度维度
- 房间维护台账薄弱:维修记录未与PMS同步,易发生“带病销售”。
- 湿度与空气质量标准缺位:缺少定期测量与通报机制。
- 投诉处理指引在完善:虽然最终协调结果良好,但免责条款、退款时限需规范。
- 数据复盘意识提升:事件引发对线上差评与内部维修流程的关注。
解决措施
即时解决措施
- 故障封房:6510与3520在维修完成前暂停销售,记录在维修台账。
- 除湿巡检:工程部为低楼层配置移动除湿机,客房部每班测湿度并上传系统。
- 透明沟通:向陆女士提供泡池消毒标准与操作视频,增强信任。
- 退款跟踪:财务建立退款提醒表,确保749.5元在承诺时限内到账并发送确认邮件。
长效杜绝措施
- 责任主体:客房部、工程部、前厅部、市场部、人力资源部、运营管理部
- 客房部:上线“换房验房清单”,礼宾调房前必须确认五大关键设施(空调、照明、插座、排水、气味)。
- 工程部:制定《潮湿季运行方案》,包含空调模式切换、除湿设备维护、大理石开关防潮改造。
- 前厅部:建立“OTA套餐退订与补偿SOP”,明确可退/不可退场景、审批链路与沟通话术。
- 市场部:监测三方平台评价,设立周报机制,针对重复痛点制定整改计划。
- 人力资源部:开展“换房验房与情绪沟通”专项培训,提升执行力。
- 运营管理部:将潮湿投诉与设备故障纳入KPI,按月复盘整改完成率。
- 客户健康关怀:建立潮湿高发客房名单,提前放置除湿剂并发送入住提示短信。
- 数据仪表盘:使用湿度传感器接入后台,异常自动推送给当班主管。
引导性问题
- 面对换房后仍出现硬件问题的投诉,酒店应如何设计“验房+回访”的闭环,避免二次打击体验?
- 在季节性潮湿与预付套餐限制叠加的情况下,前厅如何兼顾客户满意度与收益控制?
- 作者:Miro
- 链接:http://miro.cx/article/2ab4b0d4-ee78-8169-97b9-fd99e55348ab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