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 时间:次日取车时发现左侧车头灯旁刮蹭
- 客人类型:62 房客人,自驾泊车于地下车库前候车厅
- 场景:怀疑在酒店内发生刮蹭
- 值班配置:安全部、GSM
问题呈现
- 安全部调阅监控:从 01:10 停车至次日取车,无他车接近或刮蹭记录
- 初步判断:刮蹭可能发生在店外
- 影响:停车安全感与信任,可能涉及保险与投诉
处理过程
- 影像核验:调阅停车位与动线摄像,并确认摄像覆盖质量;无刮蹭影像
- 现场勘查:记录刮痕高度与方向,研判与动线是否匹配
- 沟通回传:GSM向客人反馈调查结果与影像说明,建议保险处理与必要时报案
- 致谢与建议:客人感谢调查;提示规范停车与避让风险点
案例分析
- 部门管理:摄像覆盖与清晰度需评估;事件资料包模板化不足
- 员工操作:核验与沟通到位;现场勘查与测量可进一步标准化
- 政策制度:停车争议的协助条款与免责提示需明确
解决措施
- 即时措施:
- 安全部:完善摄像覆盖与清晰度评估表;建立案件资料包(影像、现场照片、说明)
- 前厅部:协助保险与报案流程指引
- 长效措施:
- 车库管理:风险点反光标识与限速提示;巡逻记录看板化
- 合规宣导:停车免责与协助说明在办理与入口明确展示
引导性问题
- 在“无影像证据”的场景下,如何通过现场勘查与资料包让结论更可信?
- 停车区域的监控与巡逻协同,哪些指标最能有效提升事件可追溯性?
- 作者:Miro
- 链接:http://miro.cx/article/2aa4b0d4-ee78-81cb-b680-ddb8b3cec326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