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2020年11月15日早上8:30,秋高气爽的度假酒店迎来早餐高峰。77号海景客房的林小姐与朋友在露天餐区享用早餐,正下方是景观池,楼上即为大堂吧露台。此时,56号客房的张先生夫妇在露台悠闲喝茶,与友人聊天。
问题呈现
8:42,林小姐突然惊叫:“谁在上面吐口水?滴在我手上了!”她的雪纺外套被液体污染,情绪失控地走向餐厅经理:“这是高空抛物,太恶心了!”值班经理Leo接到通知后迅速携保安部主管赶往露台。楼上张先生愣住:“不是故意的,我以为只是倒茶水。”片刻后,又有客诉传来——有人目击露台有人向下扔石子,石子掉入景观池激起水花,引发餐客惊慌。
处理过程
- 现场隔离与调查:Leo立即封锁露台临栏区域,查看监控并询问现场客人。通过监控确认吐痰者为张先生。
- 情绪安抚:餐厅经理为林小姐提供一次性湿巾与替换披肩,安排她移位入座并承诺免费洗衣。
- 致歉与补偿:张先生在保安部主管陪同下前往餐区道歉。林小姐提出:“如果再发生怎么办?我还要继续吃吗?”Leo赠送房间深度清洁及免费SPA券,以示诚意。
- 石子事件追查:监控显示抛掷石子的竟是张先生友人陈先生。陈先生解释“只是玩笑,没想到会吓到别人”。酒店责令其书面道歉并登记不良行为。
- 现场管控升级:酒店即刻安排礼宾员在露台设置“禁止高空抛物”提示牌,并派驻保安轮守。
- 信息通报:Leo向运营总监提交初步报告,同步通知市场部,避免事件扩散至社交媒体。
案例分析
部门管理维度
- 露台区域管理缺失:大堂吧与餐饮部未建立露台客人行为规范,安全巡逻频次不足。
- 跨部门沟通滞后:早餐高峰期露台并未安排专人巡检,餐饮与大堂吧缺少联络机制。
- 风险预警不敏感:保安部未监测到高空抛物趋势,缺少风险提示与预防。
员工操作维度
- 反应迅速:前厅、餐饮、安全协同及时控制事态,迅速确认当事人身份。
- 安抚得体:对受影响客人提供替换用品与洗衣服务,缓解情绪。
- 证据意识不足:初期未及时保留被污染物品与拍照,幸亏监控完备,否则举证困难。
政策制度维度
- 露台行为准则缺位:缺乏明确的高空抛物处罚条例与警示标识。
- 安全巡逻制度不完善:未规定露天餐区上方区域的巡查频次与监督方式。
- 顾客告知机制不足:入住时未提醒客人露台礼仪及高空坠物的法律责任。
解决措施
即时解决措施
- 警示标识:大堂吧立刻张贴中英文警示牌,强调禁止倾倒液体和抛掷物品。
- 专人值守:早餐高峰段安排安全员在露台巡逻,实时制止不文明行为。
- 清洁补救:为受影响客人提供免费洗衣、SPA券及当天早餐免单,并记录在案。
长效杜绝措施
- 责任主体:大堂吧、餐饮部、安全部、法务部
- 大堂吧:制定露台使用守则,培训服务员主动提醒客人文明用语和行为。
- 餐饮部:在露天用餐区上方安装柔性防护网或透明遮挡,减少坠物风险。
- 安全部:建立“露台巡检打卡”制度,并将高空抛物纳入夜间巡逻重点。
- 法务部:编制高空抛物法律告知卡,入住时随房卡发放,明确违法责任。
- 监控升级:工程部优化露台监控角度,确保无盲区,遇到违规行为立即通知值班经理。
- 客户教育:市场部在酒店微信和客房电视推送文明旅游宣传片,提高客人自觉性。
引导性问题
- 对于开放式露台与露天餐区并存的酒店,如何从动线设计和人员配置层面防范高空抛物?
- 当客人不文明行为影响他人体验时,酒店如何既保护受害客人权益,又避免矛盾升级?
- 作者:Miro
- 链接:http://miro.cx/article/2aa4b0d4-ee78-81ad-a936-ec08e97bec8a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