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2018年5月的一个深夜,某高端商务酒店正值接待高峰期。2266房间住着来自杭州的俞先生一家三口,他们是专程来此旅游度假的。俞先生是一位40岁左右的企业管理人员,对住宿安全格外关注。当晚,俞先生和家人正在房间内休息,准备第二天游览当地景点。
问题呈现
凌晨2点左右,俞先生被一阵突如其来的"砰"声惊醒。起初他以为是外面传来的噪音,并未在意。然而当他起床前往洗手间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浴室的钢化玻璃门竟然完全爆裂,玻璃碎片散落一地,整个洗手间一片狼藉。
俞先生立即拨打了总机电话,语气中透露着紧张和担忧:"你们快来一下,我们房间的浴室玻璃门炸了!幸好我们都没受伤,但如果当时有人在里面洗澡后果不堪设想!"
接到投诉后,值班宾客服务经理(GSM)意识到这是一起严重的安全隐患事件,立即采取行动。
处理过程
面对这起突发事件,酒店团队迅速展开了应急处理:
- 紧急响应:值班GSM在接到电话后5分钟内赶到2266房间,首先确认客人安全无恙,然后立即通知客房服务员前来清理现场,防止客人受伤。
- 专业评估:同时通知值班工程师到现场查看玻璃爆裂原因。经过仔细检查,工程师反馈也无法确定是人为损坏还是产品质量问题。
- 安抚客人:考虑到时间已晚且客人不愿换房打扰休息,GSM向客人表示诚挚歉意,并承诺第二天一早为客人安排换房。
- 次日跟进:第二天早上,GSM主动致电俞先生询问何时方便更换房间,并再次为昨晚的事件表示歉意。俞先生表示理解,一家人正准备外出游玩。
- 妥善安排:由于当时暂无空余房间,GSM建议客人先将行李收拾好,待新房打扫完毕后立即安排换房。客人同意此方案。
- 贴心服务:上午10:20,客人将行李寄存到礼宾部并归还房卡。下午14:20,新房打扫干净后,GSM立即致电客人告知换房准备就绪。
- 补偿措施:在客人入住新房时,酒店赠送了精美的水果盘表示歉意。
俞先生对酒店及时、周到的处理表示非常满意,原本的担忧情绪得到了有效缓解。
案例分析
部门管理维度
- 设施维护管理不到位:工程部对客房设施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不够及时,未能提前发现玻璃门存在的安全隐患。
- 应急预案不完善:面对客房设施突发故障,缺乏标准化的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 质量监控体系缺失:对客房用品特别是涉及安全的设施缺乏入库检验和定期巡检制度。
员工操作维度
- 应急处理能力有限:虽然能够及时响应,但在专业判断和处理方案制定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 风险识别意识不足:未能充分认识到玻璃门爆裂对客人造成的心理影响和潜在安全威胁。
- 服务细节考虑不周:在处理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客人的实际需求和便利性。
政策制度维度
- 设施更新周期不明确:缺乏对客房玻璃制品等易损设施的定期更换计划和标准。
- 供应商管理不严格:对设施设备供应商的质量把控不够严格,可能存在产品缺陷风险。
- 安全责任制度不健全:未建立明确的客房设施安全责任制,责任归属不清晰。
解决措施
即时解决措施
- 全面排查隐患:组织工程部对所有客房的玻璃制品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更换。
- 完善应急流程:制定详细的客房设施故障应急处理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响应时限。
- 加强供应商管理:对现有玻璃门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估,必要时更换为更高安全标准的产品供应商。
长效杜绝措施
- 建立定期巡检制度:工程部建立客房设施月度巡检制度,重点检查玻璃制品、五金件等易损部件。
- 制定更新计划:根据设施使用年限和磨损情况,制定详细的客房设施更新计划,特别是涉及安全的玻璃制品每3年强制更换。
- 强化员工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设施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风险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
- 引入智能监测:考虑引入智能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关键设施的状态变化,实现预防性维护。
- 完善质量标准:制定严格的客房设施质量标准,从采购、安装到使用全程把控质量。
- 建立责任追溯制:建立客房设施安全责任追溯制度,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检查标准。
引导性问题
- 在酒店设施管理中,如何通过科学的预防性维护策略来降低突发故障率,确保客人安全?
- 当发生涉及客人安全的突发事件时,作为酒店管理人员应该如何在保障客人安全与维护酒店形象之间找到平衡点?
- 作者:Miro
- 链接:http://miro.cx/article/2aa4b0d4-ee78-8168-9ae3-fd411145a144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