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2021年1月9日上午10:20,5205房的林先生一家正在打包准备退房。打开被套时,林先生妻子惊呼:“被套内侧有血迹!”客人立即致电总机投诉,表示无法接受。
问题呈现
GSM Nancy和楼层领班两分钟内赶到房间确认,血迹呈暗褐色,位于被套内部靠近枕位。林先生质疑:“我们入住时就这样?昨晚我只是刮胡子弄破嘴唇,但不可能到被罩里。”一家人情绪激动,担心卫生安全。林先生留下电话,要求酒店给出解释,否则将在社交媒体曝光。
处理过程
- 现场处置:Nancy立即封存布草,装入密封袋并编号,拍照留存证据,向客人说明将启动调查。
- 客史回溯:行政管家调取过夜记录,发现5205房已连住三晚,期间布草更换记录缺失。垃圾桶内发现带血纸巾,但无法证明来源。
- 监控复核:调阅监控看到楼层服务员在上一晚打扫5205房时曾抱出布草,但未在系统勾选“更换被套”选项。
- 与客人沟通:Nancy电话回访,说明初步判断为布草在洗涤或运输过程中二次污染,并承诺出具详细报告。客人仍表示不满,要求书面致歉。
- 深度调查:洗衣房核查发现,布草回收流程存在“混放”现象,染有血迹的布草被放入普通布袋,与干净布草在同一电梯运输。
- 补救措施:酒店向林先生提供书面道歉信,退还一晚房费并赠送下次入住套房券。洗衣房立即重新分色分类存放布草,并使用高温漂洗。林先生表示接受但提醒“别再让我遇到第二次”。
案例分析
部门管理维度
- 布草交接失控:客房与洗衣房未建立血污布草的专用回收流程,出现交叉污染。
- 系统记录不完整:更换布草时未在PMS或移动终端勾选,导致信息链断裂。
- 沟通机制滞后:发现异常后未第一时间将调查进度告知客人,造成信任流失。
员工操作维度
- 现场保护及时:GSM及时封存布草、拍照取证,避免证据丢失。
- 解释策略有待加强:初次回访过于强调“可能性”,未站在客人角度说明防范措施。
- 记录意识薄弱:楼层服务员未按流程在系统更新更换情况,且未单独存放污布草。
政策制度维度
- 布草分类制度缺失:含血污布草未设独立收集标识与高温处理路径。
- 质量监督流程不健全:质检部未对布草清洗和返房流程进行抽检。
- 投诉反馈标准不明:缺乏“24小时内书面回复”制度,影响客人感知。
解决措施
即时解决措施
- 分色收集:立即启用红色封口袋专门回收血污布草,贴上“医疗洗涤”标签。
- 洗衣房隔离:设置独立存放区和高温消毒程序,防止与干净布草混放。
- 透明沟通:向客人提供调查时间表,说明清洁流程与防复发措施。
长效杜绝措施
- 责任主体:客房部、洗衣房、质检部、人力资源部
- 客房部:推行移动验房系统,布草更换需扫码确认,责任到人。
- 洗衣房:制定《特殊污渍布草处理SOP》,包含运输、清洗、追踪编号。
- 质检部:建立布草抽检机制,每周抽查退房布草随机检测洁净度。
- 人力资源部:开展“布草卫生与客诉风险”培训,重点强调证据保存和沟通技巧。
- 信息化升级:IT部开发布草追踪模块,每件布草绑定RFID,实现从客房到洗衣房的全程溯源。
- 客户服务标准:制定《重大卫生投诉书面回复制度》,规定24小时内提供书面答复与整改计划。
引导性问题
- 酒店如何建立布草全流程追溯体系,确保洗涤、运输、入房各环节的洁净度?
- 针对高敏感卫生投诉,值班经理应如何设计调查节奏与沟通话术,维护客人信任?
- 作者:Miro
- 链接:http://miro.cx/article/2aa4b0d4-ee78-8121-8a9b-ee464bea063d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