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案例背景
- 时间:当晚 22:00(客人回房时发现)
- 客人类型:52 房客人,房内自带奖杯摆放
- 场景:客人回房发现奖杯破碎,怀疑为清洁人员所致
- 值班配置:GSM、客房部、安保
问题呈现
- 客人:“我回房看到奖杯碎了,应该是打扫卫生时弄坏的,请给说法。”
- 影响:涉及私人物品损坏与责任归属;可能触发赔付与舆情
- 时间轴:
- GSM到房查看并通知客房协助调查;联系安保调阅相关时段影像
- 客人提供联系方式,要求尽快给出解决方案
处理过程
- 现场勘查:拍照记录摆放位置、破碎形态与地面痕迹;核对清洁作业时间与进入人员
- 影像与证据:调阅走道与房门口影像,确认清洁人员出入时段;如房内无摄像,记录作业流程与工具接触可能性
- 责任评估:判断是否存在操作不当(触碰摆件、未按规定避让);与客人沟通评估依据与边界
- 安抚与方案:提供修复/替换建议与赔付标准说明;如责任不明,建议按“共担”或“善意补偿”处理
- 持续跟进:形成事件报告并上报品管与法务,待确认后执行最终方案
案例分析
- 部门管理:私人物品风险识别与作业避让清单缺失;进入与作业记录不够细化
- 员工操作:清洁人员与摆件接触规避不到位;现场照片与证据化不足,影响评估
- 政策制度:客人物品责任界定与赔付标准不清晰;影像与隐私合规边界未明确
解决措施
- 即时措施:
- 客房部:作业前拍照记录摆件位置;对易碎物采取避让与提醒;如发现破损,第一时间上报并封存现场
- 前厅与法务:建立赔付标准与沟通模板,明确“责任明确/责任不明/共担”三类处置
- 长效措施:
- 制度完善:私人物品风险管理 SOP,含作业避让、提醒标识与拒绝清洁流程
- 培训与抽检:清洁作业风险点演练与月度抽检,降低触碰风险
- 合规:影像调阅授权与隐私保护,确保调查合法合规
引导性问题
- 面对“房内私人物品破损且责任不明”的场景,如何设计公平、透明且可执行的评估与补偿机制?
- 作业避让清单应包含哪类高风险摆件与动作限制,才能在不影响清洁效率的前提下降低风险?
- 作者:Miro
- 链接:http://miro.cx/article/2aa4b0d4-ee78-8108-9c07-e58d8d0866a5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